夏侯氏据推测是出生于187年或188年(东汉东汉中平五年或六年),但她的出生非但没给她的家人带来任何欢乐,相反使他们陷入了痛苦的抉择。在187年前后,兖州和豫州受到了灾荒和黄巾军的双重打击,城市和乡间都一片萧条。不仅一般百姓缺衣少食,就连夏侯氏这样的当地大族也陷入了粮荒。而且,从现有史料来看,夏侯氏的父亲很可能在她出生前不久就已经去世,因为夏侯氏出生后,负责抚养她的不是她父亲,而是她的伯父夏侯渊。
面对这个幼小的生命,和家中快要告罄的粮食,夏侯渊做出了一个足令他名列《孝悌贤良传》的决定,他放弃自己的幼子,用省下的粮食喂活了自己弟弟留下的孤女。(《三国志•夏侯渊传》引《魏略》说“时兖、豫大乱,渊以饥乏,弃其幼子,而活亡弟孤女。”很多史学家都认为这里说的孤女就是夏侯氏。)
一年或两年后(189年),夏侯渊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,此后夏侯渊东征西讨,很少再回家乡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)。所以,夏侯渊虽然官越做越大,但夏侯氏和其他夏侯家的族人并有得到他太多的荫庇,生活依然艰辛困苦。(这种现象在战乱年代很常见,例如,国共两军的很多将军都是从军后就一去不归,直到和平后才有机会回家乡看看。)
200年(建安五年),夏侯氏已经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。一天,她外出拾柴火时,遇到了一小队败兵,为首的是个高大威猛的武将,而这位武将一见到夏侯氏,马上做了当时几乎所有散兵游勇见到妇女时都要做的勾当——把她掠走了。
这位武将就是张飞,他不久前刚在徐州被曹军打败,此时正赶往袁绍处与刘备汇合。
史书上并没说夏侯氏被掠后的遭遇,但按情理推测,她一定受了惊吓和侮辱。不过,她还是幸运的。掠走她的张飞尽管是个性格暴躁的武人,但却喜欢结交有社会地位的士人。所以,当张飞得知他抢来的少女是良家女后,十分高兴,立刻决定正式娶她为妻。于是,夏侯氏便成了中郎将夫人(张飞在198年被曹操表荐为中良将)。
关于张飞娶夏侯氏要做几件解释:
第一,这里说的“良家女”不是现在所说的清白人家的女孩,而是指门第出身较高的女子。
第二,史书上没写张飞的出身,但从张飞结交的两位朋友来看(一个是沦落为小贩的破落贵族,一个是亡命江湖的逃犯,张飞还对他们兄事之),张飞的出身也不会很高。在汉末,以张飞的出身不仅不可能娶到名门大姓的女子,就连一般有些地位人家的女孩恐怕也高攀不上。但张飞又向往和出身高贵的人交往,因此,张飞才会因夏侯氏的门第而娶她。(夏侯氏在当时虽然比不袁、杨等高门大姓,但也算是比较有名的大家族)
第三,张飞当时尽管已经32岁,从他早年的生活和其他同时代人的经历来推测,他很可能还没结婚(汉末战火频仍,人们的生活都被打乱,特别一些有志向的人,为了功名利禄四处奔波,根本没时间结婚,例如诸葛亮、乐进等一大批三国名人都是晚婚模范。当然,男人没结婚,不代表他们没有女人)。
第四,夏侯氏应该长得不错,否则张飞也不会抢她、娶她。而且,她给张飞生的两个女儿都成了刘禅的皇后,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夏侯氏的容貌。
自从夏侯氏嫁给张飞之后,她便跟着张飞辗转漂泊,期间她至少为张飞生了两个女儿,她们日后都成了刘禅的皇后。
19年后(219年),随着刘备平定益州,夏侯氏的生活终于安定下来,但是此时一个噩耗传来,她伯父夏侯渊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斗中阵亡。出于亲情和报恩之心,夏侯氏请求收葬了他的尸体。
此后,史书再无关于夏侯氏的记载,不知她的生活如何、以及何时去世。
不过,在249年曹魏发生高平陵之变,夏侯渊之子夏侯霸自危投奔蜀汉,刘禅因夏侯霸是皇后的从舅父,与他认亲,还指着自己的儿子说他们也是夏侯家族的外甥,但并未提及夏侯氏,想来夏侯氏那时很可能已经不在了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